计较多了,心情累了;欲望大了,幸福少了。人生百味,繁华万千,终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
腾讯大王卡免费30G专属流量

台湾什么时候被割让(清朝时,为什么一定要收台湾,那时候有什么意

清政府收复台湾让人们看到的是清朝对明朝的彻底战胜,同时清政府对于台湾的二百一十二年的统治加强了台湾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认同感,台湾的收复不仅让清政府扩大了统治地区,最终台湾被清政府收复,台湾收复的历史背景: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收复台、澎、金、厦三十六岛,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中日和约》第四条“1941年12月9日之前中国和日本间签署的条约,台湾郑氏集团变成一独立于海外的王国。

清朝时,为什么一定要收台湾,那时候有什么意义

清朝时的台湾与今日的台湾不同,在当时农耕社会背景下,台湾实际上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偏辟之地,醉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台湾的首付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当时的台湾全岛人口不过十余万,相比内地的一个大县还不及,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对于大清帝国来说的一块弹丸之地,却让清政府耗时数年发兵数万,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收复台湾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这两方面是清朝统治者也就是康熙皇帝非常看重的。

台湾收复的历史背景:

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收复台、澎、金、厦三十六岛,此时距离清政府入关统治中国已经过去四十年时间。在这期间,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战争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主要地区,作为明朝统治延续的南明的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先后覆灭。公元1661年,清军将领吴三桂率清军进入缅甸,缅甸国王莽白将逃往缅甸的永历帝送给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朝彻底灭亡。在灭亡南明政权后爆发了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清政府历时八年,最终于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三藩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清朝初年的大规模统一战争和军事行动告一段落,清政府初步完成了对中国主要地区的统一,并基本上消灭了明朝残余势力。此时孤悬海外的台湾却仍然有着一股抵抗力量,这就是郑氏集团,郑氏集团在永历帝被害后在台湾举起了明统的旗帜,一时间成为了反清复明的大本营,这种情况对于清朝的政治安定和通知的巩固非常不利,年轻的康熙皇帝决定彻底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

台湾收复的政治意义:

永历帝被杀之后,残存不多的明朝宗室大部分离开了大陆,迁往亲明的台湾投靠郑氏集团,还有一些民间的只在反清复明的义士,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迫害而来到台湾,一时间台湾成了反清复明的大本营。郑氏集团由于曾经受惠与明朝,所以一直对明朝心存感激,并且宣称与清朝势不两立,永历帝被杀后郑氏集团仍然是用永历年号,并且在随后的三藩之乱中发兵攻打清朝福建浙江的一些沿海地区,郑氏集团甚至还暗中与日本幕府以及尊明贬清的朝鲜李氏王朝联系,并相约共同出兵推翻清朝,日本德川幕府对此表现的并不热心,而朝鲜李朝君臣却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台湾与朝鲜和日本勾结的行径为清政府所警惕,于是在荡平三藩之乱后,清政府便开始着手对台湾的统一行动。最终台湾被清政府收复,台湾的收复不仅让清政府扩大了统治地区,更重要的是作为明朝最后的皇统和反清复明的最后希望的彻底断绝,从此之后,反清复明的力量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已经从清政府的心腹大患变成了疥癣之疾。清政府收复台湾让人们看到的是清朝对明朝的彻底战胜,很多人因此对于反清复明的前景感到悲观甚至绝望,这也是清政府所想达到的最理想效果。

台湾收复的其他意义:

台湾的收复不仅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还有着他的军事意义,台湾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收复台湾,使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而随后对于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清政府的海防得到了巩固。内地的先进文化得以在台湾广泛传播,台湾与内地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清政府对于台湾的二百一十二年的统治加强了台湾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认同感,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康熙皇帝力排众议的收复台湾

有一种观点认为康熙帝收复台湾的目的仅仅是征服明朝的残余而已,于民族大义来说没有正义性。但是,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一直遵南明的皇帝朱由榔为正统,进行抗清斗争。可见,他没有自立为帝,并且多次推辞了南明政权的封王。可见他一直忠心于汉政权,没有任何独立的意思。但是,后来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自金门发动军事政变,自称延平王,打败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弟郑世袭,在台即位。然后改东都明京为东宁;他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永历帝正朔,昔日作为抗击外敌抵御侵略的民族英雄郑氏集团已经蜕变成了民族分裂势力,台湾郑氏集团变成一独立于海外的王国。因此,康熙帝出兵金门,收复台湾,确实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主完整,因此也是正义的战争。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马关条约》是什么时间被废除的

叶公超(中方代表)与河田烈(日方代表)于1952年4月28日下午在台北宾馆签署,《中日和约》,1952年8月2日,蒋中正与叶公超签署并盖印和约批准书,并于1952年8月5日生效。

《中日和约》第四条“1941年12月9日之前中国和日本间签署的条约,协约及协定均作废失效。”注意这里所说是 “中国(China)”,强烈说明的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中国,是包含台湾在内的中国地区,而不是“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在这条里就可以很明显的说明了,在1941年之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当然也包括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所有的不合理及不平等的条约全部作废,当时由满清政府同日本所签定的《马关条约》无效,也就是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的行为无效。

再加之中国在马关条约让出的是中国本国领土,这也在另一方证明了,中国之前毋庸置疑地拥有对台湾主权,《中日和约》第四条事实上已经明确了台湾及澎湖列岛应归属中国,而并非台独人士所言的台湾之主权未定。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中国版图的变化有哪些

很显然是清朝了。民国并没有割地,只是外蒙古独立,但一直未予承认。先看一下一些史料吧。

1。(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疆土,于尼布楚公约签署后损失。

2。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疆土,自愿签署恰克图公约而损失。

3。一七九零年(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俄帝兼并。

4。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俄帝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

5。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为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地盘,被俄帝吞并。

6。一八五八年蒲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阔地域,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地盘为俄帝陵犯,并逼清廷签署瑷珲公约加以供认。

7。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左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疆土为俄帝陵犯,预先逼清廷订北京公约加以供认。

8。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疆土,俄帝逼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屡次界约,加以供认。

9。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约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俄帝侵并。

10。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地盘,被俄帝兼并。

11。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东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疆土,俄帝逼清廷订立伊犁公约而损失。

12。一八八三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左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地盘,于俄帝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损失。

13。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域帕米尔处所,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地盘,被俄帝与英国朋分。

14。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俄帝强租游览顺大连,该两口岸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以上统计还没有包括台湾,香港,被日本人控制的东北以及在清政府被推翻同时宣布独立的外蒙古,林林总总,加起来几乎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 而腐朽反动的满清朝廷不仅是割地,而且还赔款,这些赔款一直还到了二战时期还没还完,被日本人用来购买军火杀中国人,是在是丧权辱国到了极点。就这样一些人还在吹嘘什么满清开疆扩土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给中国留下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反动的满清统治者树碑立传,真是恬不知耻。这不仅是中国的羞耻,也是中华民族里每个人的羞耻,真心希望这一切不会再在后来的中国再度发生,永远不会!

猜你喜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