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3章(1 / 2)

江西景德镇自汉代开始便一直在生产陶瓷制品,进入明代后更是成为了朝廷官窑的所在地。

洪武釉里红、永乐白瓷、宣德青花、成化斗彩,以及嘉靖万历年间问世的青花五彩瓷,在过去短短两百多年间,景德镇的瓷器产业便在工艺水平上有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江西乃至整个大明最为知名的瓷都。

这些制作精美的瓷器当然不止在大明境内流通,同时也慢慢通过各种商贸渠道被贩运至海外,在遥远的欧洲更是成为了达官贵人争相收藏的奢侈品。

自上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抵达大明以来,瓷器便成为了出口商品中不必可少的一部分。而葡萄牙人在此期间通过贩运瓷器所赚取的利润,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了。

不过像江西景德镇这样位于大明腹地的地区,葡萄牙商人往往难以得到直接去往当地的许可,只能在两国议定的几个通商口岸购买由大明提供的瓷器,品种也极为有限,没有多少挑选的余地。

明知景德镇当地有品种丰富的高级瓷器出产,且价格要比通商口岸便宜的多,这对葡萄牙人来说无异于一种煎熬,百年间一直在想方设法打通相关的渠道,希望能在原产地设立商栈之类的机构。

海汉占领大明沿海地区后,这样的商业环境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截止目前,景德镇对葡萄牙商人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目的地,也是葡萄牙对大明感到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随着海汉动用军事手段占领了江西,接下来景德镇自然也将被划归为海汉的领土,葡萄牙商人直接前往景德镇采购的夙愿终于有望实现,也就难怪托马斯有些过于兴奋了。

不过他当着孟锦风的面说出这番话,颇有点贴脸开大的意味,孟锦风身为大明使臣,又岂能忍受这样的嘲讽。

至于“江西名义上仍属大明”这样的说辞,孟锦风自己其实也明白,这样不过是为了保留一丝颜面的无力挣扎罢了。葡萄牙人今后是否能得到进入江西从事商贸活动的许可,已经不再是大明可以左右的事了。

然而孟锦风的反击并未让托马斯收敛多少,对方只是微笑着回应道:“孟大人,我认为贵国应该早点认清现实,无谓的强硬并不会给你们带来任何好处,如果想要这场战争早些收尾结束,那就得先承认贵国对江西失去了控制权。”

尽管孟锦风满腔怒气,也不得不承认托马斯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对方这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实在可恶,忍不住反唇相讥道:“阁下不会是觉得换了海汉来治理江西,就能让你们予取予求了吧?我大明与海汉都是汉人执政,同根同宗,有什么事都坐下来谈,而你们不过是蛮夷外族,挑拨离间岂能得逞!”

外交部的官员很适时地出现在了接待室,这才及时终止了两人愈演愈烈的言语冲突。

率先得到接见的自然是先来一步的托马斯,他很是得意地朝孟锦风拱了拱手,这才随着那位官员离开了接待室。

孟锦风除了报以冷哼,在心里暗骂几句,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反击手段了。

海汉外交部是一个权力结构相对复杂的部门,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主管这个部门的高官竟有三人之多。

由执委会正式任命的部长有两位,一位是兼管文教医卫事务的宁崎,另一位是兼管金融商贸事务的施耐德,也就是说这两位部长在外交部的职务实际上都是属于兼任。

而两人在外交部的工作也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宁崎负责与东方国家打交道,范围主要包括东海和南海地区,施耐德则是负责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国家。

如先前与孟锦风会面的葡萄牙大使托马斯,一般便是由施耐德出面接洽,而大明则是宁崎的工作对象。

当这两人因为其他政务而无暇顾及外交部事务的时候,陶东来也会偶尔成为主管外交部工作的第三人。

这三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