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吃瓜保命系统(1)(1 / 2)

1979年8月底,京市西府胡同。
“谢老太!谢老太!”
邮递员推着车从东南角门走入西府胡同8号大杂院,朝着正房方向吼了一嗓子。
住东厢房南边户的牛翠芬正坐在自家门前剥毛豆,见状说道:“吼得再大声也没用!谢家这会儿没人!”
说着,把手里剥好的毛豆肉放进碗里,丢掉毛豆壳,起身擦了擦围裙:“是不是有谢家的信?给我吧,回头我交给老太太。”
邮递员就把信交给了牛翠芬,蹬着自行车继续去别的胡同送信了。
“妈,谢姎还没醒过来吗?这都几天了?”
牛翠芬的女儿王琳掀开门帘从屋里出来,往正房的中间三间房瞅了眼:“要是一直不醒,就剩老太太一个可咋整。”
“谢老太手里捏着的钱可不少,还轮不到咱家同情。”
牛王翠芬嘀咕了一句,低头看向手里的信。
她小学毕业,识几个信封上的字自然不在话下:“东江县红垦农场?这不是谢建兵以前下乡的地方吗?他人都不在了,怎么还有信寄过来?算了,你给塞老太太家门缝里,谁知道她啥时候回来。”
牛翠芬把信递给了闺女。
之所以从邮递员手里接过来,就是好奇谁寄来的。
谢家这几年不知走了什么霉运,先是谢老头突发脑梗,然后是大儿子谢建军在出差城市遭遇了地震,建军媳妇收到噩耗赶过去收尸发生了车祸,再就是今年开春,回京探亲的小儿子谢建兵因救一名落水孩童牺牲了……
总之,不到十年,谢家人丁,从还算兴旺的六口人,骤减到一老一少祖孙俩相依为命。
牛翠芬想起谢家这些年发生的倒霉事,不由得唏嘘。
王琳捏着信,沿着台阶走上正房,塞进最中间那屋的门缝,随后抬头打量了几眼,羡慕不已地回到自己家门口,小声对她妈说:
“妈,谢姎要是也……就谢老太一个人住三大间,未免太奢侈了吧!要是能跟咱家换一下就好了!正房的梁可真高啊,不像咱们住的厢房,踮脚伸手就能够到屋檐。”
牛翠芳瞪了她一眼:“闭嘴!别什么话都往外叭叭!”
王琳撇撇嘴:“我这不是为咱家好嘛!你不是在给我哥找对象了吗?到时候结婚住哪里?我可不想再睡门板了。就算谢姎醒过来了,就她跟谢老太两人,用得着三间房?”
“那也不是你一个未婚大姑娘能指手画脚的。”牛翠芬瞪了女儿一眼。
难道她不眼馋谢家的三大间正房吗?
或者说,这个大杂院,除了谢家以外的八户人家,谁不眼馋?
只是她这人爱惜羽毛,何况家里儿子、闺女到年纪还没谈对象,万一传出不好的传闻,影响儿子娶媳妇、小女儿找婆家怎么办?那就得不偿失了。
牛翠芬见四下无人,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女儿听,让她别只盯着眼前这点蝇头小利,要学会顾全大局。
王琳不以为然地撇撇嘴。
她只知道家里拢共就两间房,虽然进深还可以,中间用柜子一隔,再用门帘一拉,勉强能当四间房用。
大姐、二姐出嫁后,后半间就她一个人睡,但隔音实在太差了,到时候她哥结婚,婚房肯定不能这么凑合,到时候怎么安排?不会把她赶到饭厅打地铺吧?
此时,东厢房斜对角的正房西边户,有间卧室的窗帘被撩起了一个小角。
一道纤弱的身影躲在窗帘后,充满好奇的目光悄悄打量着这座大杂院。
大杂院的面积不算小,以前曾经是某个王爷的府邸,这里是其中的第二进院子。
和前头一进院之间的墙体被封死以后,8号大杂院的住户出入全靠东南角门。
院子里总共住了九户人家,离东南角门最近的就是住东厢房南边户的牛翠芬一家。
她男人王国利是机械厂维修车间